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夜读全唐诗 > 第499章 释奠文宣王乐章之二《承和》

第499章 释奠文宣王乐章之二《承和》(1/1)

目录

释奠文宣王乐章之二

承和》

盛世储君颂:德政光辉下的家国理想与治世宏图

原文

万国以贞光上嗣,三善茂德表重轮。

视膳寝门尊要道,高辟崇贤引正人。

译文

当储君以坚贞守正之道治理天下,四海万国皆沐浴其德政光辉,这光芒让储君的贤明美誉远播四方;他以“君善使臣、父善教子、子善事亲”的三善之道修身立德,其丰茂的品德恰似日月重叠,散发着祥瑞而夺目的光彩。每日清晨,储君都会恭谨地来到父母寝门外,亲自侍奉膳食,以这般躬身践行的姿态尊崇孝道这一治国安邦的根本要道;同时,他广开求贤之门,以极高的诚意与礼遇,吸引天下正直贤能之士汇聚朝堂,共同为社稷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。

逐联深度赏析与阔写

万国以贞光上嗣,三善茂德表重轮

在古老东方的广袤版图上,万千邦国星罗棋布,而储君以坚如磐石的正道精神,构筑起令四海宾服的统治根基。“万国以贞光上嗣”,绝非空泛的溢美之词——当边疆藩属因利益纷争剑拔弩张时,储君摒弃武力征伐,派遣德高望重的使者,以公正立场调和矛盾,用仁德与智慧化解干戈,使各方心悦诚服;在商贸往来中,他制定公平律法,打破地域壁垒,保障万国商人权益,让丝绸之路的驼铃、海上航道的帆影愈发密集。这般以德服人、以正治国的风范,恰似破晓的朝阳,光芒穿透云雾,照亮万国疆土,也让储君作为未来君主的贤明形象深入人心。

“三善茂德表重轮”则将视角转向储君的内在修养。自年少时起,储君便以“三善”为准则:对待臣属,他深知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,虚心纳谏,广开言路,让朝堂之上始终回荡着不同的真知灼见;面对父王教诲,他恭谨聆听,将治国方略与人生智慧铭记于心,既传承皇家基业,又积极探索革新之道;侍奉母后时,即便政务繁忙,也会抽出时间陪其闲话家常,尽显孝子温情。这三重品德相互交融、日益丰茂,如同日月重叠,散发出祥瑞而夺目的光芒。宫廷画师将其形象绘于锦帛,民间百姓传颂其德行故事,文人墨客更是以诗赋赞颂,他的品德光辉,成为整个王朝道德风尚的标杆。

视膳寝门尊要道,高辟崇贤引正人

每日晨曦微露,宫廷尚笼罩在薄雾之中,储君已身着素净常服,轻步迈向父母居住的宫殿。“视膳寝门尊要道”,这一躬身践行的举动背后,是对孝道的极致尊崇。他亲自检查膳食温度,确保每一道菜肴既合父母口味,又有益健康;当父王批阅奏章至深夜,他会默默添上一件披风,递上一盏热茶;母后偶感风寒,他便衣不解带地守在榻前,侍奉汤药。在他看来,孝道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基石,更是维系家国伦理的纽带。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,让宫廷内外、朝野上下无不深受感染,民间兴起孝亲之风,家庭和睦,社会安定,孝道这一古老的伦理准则,在储君的示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“高辟崇贤引正人”则展现出储君非凡的政治抱负。他深知,贤才是国家发展的栋梁,于是在都城高耸的城墙之上,悬挂起求贤若渴的榜文;设立专门的驿馆,为远道而来的贤士提供舒适的居所;亲自参与选拔人才的策问,与应试者纵论天下大势、治国方略。当寒门学子因出身低微而怯于自荐时,他打破门第之见,破格录用;面对隐居山林的贤才,他效仿古人“三顾茅庐”,以诚意打动对方出山相助。在他的努力下,朝堂之上汇聚了精通律法的治世能臣、心怀韬略的军事奇才、妙笔生花的文学巨匠,这些正直贤能之士各展所长,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也让整个王朝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希望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