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1章 最后的反对者(2/2)
列子也附和道:“庄子所言极是,百家争鸣,本就是各抒己见,求同存异。若强行融合,反而会扼杀各家学说的活力。”
一时间,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。
孙子眉头紧锁昭阳如月在一旁握紧拳头,她的眼神……
昭阳如月在一旁握紧拳头,她的眼神充满信任地看着孙子。
孙子感受到她的鼓励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他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众人,沉声道:“庄子先生和列子先生的提议,确实发人深省。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,的确是理想的景象。”他顿了顿,语气一转,“但诸位想过没有,如今百家争鸣,却也乱象丛生。各家学说之间,相互攻讦,甚至兵戎相见,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?”
老子缓缓点头,表示赞同:“孙子所言不虚。百家争鸣的初衷,是为了探寻真理,而非相互倾轧。”孔子也站出来支持孙子:“融合并非要消灭差异,而是要在差异中寻求共识,共同进步。”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发声,让反对者们更加动摇。
孟子脸色铁青,他没想到,连一向超脱世外的道家,也站在了孙子一边。
他身后的学者们,更是面面相觑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就在孟子准备再次开口反驳时,一个儒家学者突然站出来,对着孟子拱手道:“先生,弟子以为,孙子先生所言极是。融合并非坏事,我们不妨一试。”
这人的发言,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其他几个原本摇摆不定的学者,也纷纷表示支持孙子。
孟子见状,气得浑身发抖,他指着那些学者,怒斥道:“你们……你们这些不肖子孙,竟然背叛儒家!”
然而,他的怒斥,已经无法挽回局面。
越来越多的学者,站到了孙子一边。
最终,孟子只得愤然拂袖而去,只留下几个死忠的追随者,也跟着他离开了书房。
“好了,既然大家已经达成共识,那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吧。”孙子语气平静,仿佛刚才的争论从未发生过。
他环顾众人,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。
“且慢。”庄子突然出声,他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,“在开始之前,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家……”他顿了顿,目光看向孙子,“关于最后的典籍藏匿地……”
“它比我们想象的,要危险得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