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小说 > 回到八零机械厂 > 第386章 寝室小课堂

第386章 寝室小课堂(1/2)

目录

第386章寝室小课堂

连老师点头:“你继续说。”

陈露阳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,但是人都站起来了,几百双眼睛盯着自己。

就算是不对,也得硬着头皮继续。

“还有塑料凉鞋。”陈露阳道:“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,一涨价,大家会转头去买帆布鞋或草鞋。”

“还有罐头。尤其是果脯、鱼罐头这类,涨价就买得少了,跌价则囤货。市场反应对价格非常敏感。”

连老师的表情未置可否,接着问:“那价格弹性小的呢”

“盐。”陈露阳毫不犹豫回答。“哪怕涨价,大家也得买。”

“还有我们北方冬天取暖烧的蜂窝煤,也要买,不买就要冻死,没得选。”

听着陈露阳的回答,连老师拿起粉笔侧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汉字:

“香烟、罐头、蜂窝煤。”

“好,请坐。”连老师示意陈露阳坐下。

他慢悠悠地放下粉笔,回头扫了一圈教室,目光带着点点穿透力,像是要把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看进心里。

“经济学不是空对空,而是要明白——人,怎么在资源有限的时候,做选择。”

“什么东西一动价,老百姓就不买了——那叫弹性大;什么东西你就算涨五毛、涨一块,大家咬着牙也得掏钱——那叫弹性小。”

他用指节轻敲黑板:“香烟,是爱好;罐头,是可替代食品;蜂窝煤,是生存刚需。”

课堂里一片安静。

不少的学生忽然像被敲醒了一样,开始飞快在笔记本上记着“香烟=弹性大”“煤炭=弹性小”这些真实的例子。

连老师开口道:“有些道理,萨缪尔森写五页你们也未必看懂,但要是你能站在街口,看一看谁在买,谁在挑菜,谁掂着钱包犹豫,你就看懂了。”

“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弹性呢”

连老师刚问完,就听教室里有几个声音响起:

“是需求!”

“是替代性!”

连老师肯定道:“对,是需求。”

“如果供给没有弹性,那么产品没有质量。这就引出了我今天最想说的一句话:”

“为什么苏联的拖拉机厂,造出来的都是废铁”

这话一说,整个教室都哗然了。

提起苏联,连老师满脸激情:“计划经济下,没有价格机制。上头说今年要造一万台拖拉机,底下就真照着造。”

“有没有人买不重要。”

“谁买买回去能不能用更不重要。”

“所以结果就是,车是车,铁是铁,造出来一堆废物占地方。”

连老师说着,手“啪”地一下拍在讲堂上带来的厚重的蓝皮英文原版书,挑眉道:

“西方说,这是供给不对需求负责的‘僵化结构(rigidstructure)’。”

他又抬起头,看着全班:

“而我们说,这是缺乏市场信号的代价。”

连老师的话,犹如一把钥匙,打开了课堂学生脑子里原本模模糊糊的东西。

虽然现在改革开放了,但是如此明目张胆又张扬尖锐的公开发表思想,对于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的冲击,无异于平地见海洋,深谷见高山。

“什么是市场经济是有人种菜、有人买菜,价格靠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,时涨时落。”

“而不是上面下指令,非要造十万台拖拉机,不管有没有人用、有没有地能耕,最后堆在仓库锈成一堆废铁。”

连老师似乎完全不给学生们喘气和反应的时间与机会,思想和话语一浪接着一浪的传递而出:

“苏联的废铁不是苏联的问题,也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,而是我们都要回答的问题:”

“当资源不再跟随需求,而是听命于错误的信息,它就会变成浪费。”

……

“下课!”

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教室里的同学仿佛被惊醒,不甘不愿的从连老师的课程中清醒。

不少同学都蜂拥一样的围上讲台,询问着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。

陈露阳倒是也想问。

但是他更想知道连老师带来的是什么书。

借着身高,陈露阳5.0的视力猛得一瞅!

enoics:antroductoryanalysis——paula.sauelson

“萨缪尔森经济学。”

陈露阳将书名记下来,扭身就去图书馆了。

很快,

陈露阳就在图书馆里找到了这本书。

跟其他的书籍相比,这些外文书的封皮和纸张要比其他的书籍干净不少。

毕竟大家的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。

像这种专业性的专业书很少有人看,主要也是看不懂。

不过对于陈露阳来说嘛~

知识就像是拿一把小小的铲子,在小小的园里面挖呀挖呀挖,挖挖就挖出来了。

至于那把小小的铲子,就是学校发的专业英语词典了。

陈露阳大概翻了翻,虽然这本专业英语词典算比较全面,

但毕竟是学校自己编辑的词典,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方便学生们的学习,核心词汇多一些。

在涉及的词汇方面涵盖还有点小。

为了保险起见,陈露阳又从图书馆里寻摸了几本厚厚的经济学专业词汇,这才寻了个好位置,埋头苦读起来。

就在陈露阳苦学原文的同时,

其他学生也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

有些嘴甜的,已经找大二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去借笔记和资料了。

只可惜僧多肉少,

那么几本笔记,大家一传二、二传三的互相抄,直到第二堂课前,还有不少人没有抄到。

421寝室

当陈露阳背着书包,从图书馆回到寝室的时候,寝室里的大哥们不是在炕上看书,就是在桌子前面奋笔疾书。

瞧见陈露阳回来了,桌子前的姜峰头都不抬道:

“小陈,我还有半页就抄完,抄完你再抄。”

陈露阳好奇凑过去:“抄啥呢”

姜峰道:“笔记啊!女生寝室管大二的学姐借来的笔记,抄完之后又被咱班同学拿来借,我马上抄完还得还人家呢。”

嚯……

这笔记是倒了多少手啊

陈露阳好奇的低头看去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