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坐船到前线去(1/2)
二人的谈话,又转到这次押运军饷的事上。
崇祯的态度很明确,这次南下,张信必须得带队前去。
道理很简单,朝廷缺钱,但前方在打仗,没钱又不行,那会引起兵变的。
如果发生了军心动摇的事,对于处于风雨飘摇的大明国来说,又是一次打击。
再说为了筹集这些钱,可是费了不少劲的。
如果这笔钱丢失了,朝廷就再也没能力,筹集下一笔了。
所以一定要把这笔钱,安全平安地送到前线士兵的手里。
况且随行的还有一份机密文件,就更马虎不得了。
任务很重,容不得出一点差错。接到任务后,张信马上回厂开始做准备。
他知道,这次离京,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。
护送财宝可能用不了多少时间,但到前线组织打仗,这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。这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估计最少也得三个月。
因此他把东厂的事务,委托给副督冯秀。
并把自己的一些东西,如阿贵和那份从兵部借来们地图,都交给吕魁管理。
吕魁是他的一名亲信,在城外官道上开着一家菜馆,主要的职责是以开菜馆为掩护,收集各方面的情报。
把姚彬安排到城南兴隆镇客店,做新一任掌柜。
那儿也是张信的一秘密基地,在以往的日常中,它总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。
为了把这一重要联络点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,他把姚彬派驻到了那儿。
这次押送财宝的人员,他也做了计划。从东厂抽调十人,其余的由别的部门配给。
东厂人才多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但承担的事也多,一旦抽调人员过多,就会对东厂事务的运转,造成影响,这是万万不能的。
抽调十人,已是极限。
在这十名人员中,他原准备把黑龙带上,可惜这家伙前几天也净了身,现在正休养。这次的十人名单中,也就少了他。
黑龙净身,就是个笑活。在东厂当差,又不是进宫服侍皇帝,干嘛要净修呢。
可是黑龙看身边的的很多人,就像张信,姚彬等,都是公公,且都是特别优秀的那种。受此影响,他决定效仿,也给自己动手术。
任谁也劝不住,最后只得由他的性子去做了。
东厂加上外部门支援的人,共二十人,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了。
关于此次去前线的方式,有陆路和水路两种方式选择。
陆路的选择多样化,但是无论怎么走,都要经过多个土匪占领区。
躲都躲不过,因此在陆路的选择上,始终存在着争议,难以达成一致意见。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一时无法决断。
最后张信力排众仪,主张选择水路,争吵之声才逐渐平息。
张信的计划是,从静海码头,雇一条大船,然后顺运河南下。
这段路上虽也有劫匪,但好在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条船上,力量集中,这样就不会给盗贼机会了。
到济宁码头后,再顺陆路西行,直达交战区。
大家认为此法可行,就定了下来。
经过一番准备后,这天凌晨,他们乘着夜色,组织了十辆独轮车,在二十名士兵的帮助下,喊开了城,然后向静海码头进发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