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1章 各地将领回襄阳(1/2)
建安八年(公元203年),中秋佳节的脚步渐行渐近。
这个节日对于魏延来说,有着特殊的意义,这是他晋升楚公后的第一个佳节。
为了犒劳那些驻守在各地的楚军将领们,魏延特意赐予了他们一道恩典。
这道恩典便是:除了各军的统帅之外,从其他将领们中选择一至两名返回襄阳,进谒楚公魏延。
这对于那些一直驻守在外的将领们来说,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
他们不仅可以与主公魏延会面,还能顺便欣赏一下荆州的风土人情。
至于选派谁来襄阳,完全由各军各营的统帅自行决定。
于是,各种有趣的选拔方式应运而生。
有的统帅看重练兵的辛劳程度,会挑选那些训练最刻苦的将领;
有的则通过骑射比赛来分出胜负,选出最出色的射手;
还有的干脆直接抽签决定,让命运来决定谁能有幸前往襄阳。
八月中旬,中秋节的氛围越来越浓,各地的将领们也纷纷来到了襄阳。
南阳的虎贲军派出了年轻的小将邓芝,他虽然年纪尚轻,但却是文武双全的儒将;
玄甲军则派来了牛金,他以其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而备受赞誉。
锦帆军的周泰和丁奉二人一同前来,他们都是水军的佼佼者,擅长水战;
先登营的刘辟和泠苞也来到了襄阳,他们都是先登营的得力战将,在平定江东之战中表现活跃。
而驻守在汉中的磐石营,则派出了张任和高沛这两位将领作为代表。
他们都是益州降将,自从投降魏延之后便一直驻守在汉中,这次法正和刘磐特意让其二人前来襄阳。
在江东平定山越的安南军,由于战事紧张,只派遣了寇封一人前来。
寇封虽然年轻,但勇武有力、智勇双全,是魏延和文聘极为欣赏的小将。
自他参军以来,在交州和江东战场上屡立战功,声名远扬。
而驻守在合肥的神亭军,也派出了太史慈和黄权二将。
赵凡之所以让他们前来,一方面是想让他们感受一下主公的恩德。
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们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归属感。
各地的将领们纷纷从各地赶回襄阳,一时间,襄阳城中热闹非凡。
这些将领们的到来,让襄阳的百姓们兴奋不已。
人们纷纷涌上街头,夹道欢迎这些英雄们的归来。
城中的客栈、酒馆生意异常火爆,人们都想一睹这些名将的风采。
在这一刻,襄阳城仿佛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祥和。
街道两旁的商铺琳琅满目,各种商品让人眼花缭乱,叫卖声此起彼伏,好不热闹。
街头巷尾,人们谈论着魏延及其麾下将领的英勇事迹,对他们充满了敬仰之情。
这些将领们在襄阳城中受到了极高的礼遇。
他们被邀请参加各种宴会和庆典,与当地的官员和襄阳学业堂的学子们交流互动。
魏延自然也没有闲着,他在沮授、庞统、鲁肃、诸葛亮等一众谋士的陪同下,亲自与每一位将领进行交谈。
见到邓芝时,魏延拍着他的肩膀,夸赞他年少有为,日后必成大器。
邓芝听到主公魏延的鼓励,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,连声道谢。
站在一旁的牛金,虽然沉默寡言,但他的目光却异常坚定。
魏延鼓励他继续努力,为楚军再立战功。
与周泰、丁奉交流水战心得时,魏延频频点头,对他们的见解表示认可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