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 派袁熙和高干返回幽、并(1/2)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、仿佛在深思熟虑的荀攸突然开口说道:
“主公,依在下之见,如今袁军的主力已被牢牢围困在邺城内,北方各州似乎有逐渐脱离袁军掌控的趋势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何不派遣地方官员立即着手接管青、幽、并、冀等各州的城池呢?
如此一来,邺城内的袁军就如同失去根基的树木一般,迟早都会无法与我军相抗衡。
另外,袁军的地方守军也将没有依仗,树倒猢狲散,无法再向邺城增援。”
曹操听完荀攸的这番话后,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。
因为他心中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。
毕竟,武力占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,只有在北方全面铺展开曹军的行政体系,才能真正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。
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控北方四州,使得自己的势力大涨,为日后与南方魏延的决战奠定基础。
然而,曹操并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,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郭嘉,似乎在等待他的意见。
只见郭嘉微微一笑,然后从容地开口说道:
“主公,公达所言甚是,在下深表认同。
我们可以派遣一支兵马,逐步收复和攻克各县,然后再由我方派出的官员接管地方治理。
这样一来,步步蚕食,既能巩固我们在北方的统治,又能有效地削弱袁军的实力。”
经过三人一番深入的商议和讨论,最终决定派遣张绣和朱灵各率一支兵马,从冀州开始,逐步收复各城。
然后下令给许都得荀彧,让其尽快安排一批地方官员北上,接管北方各地的政务。
这个决策既考虑到了军事战略的需要,又兼顾了地方治理的重要性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
当做完这个决定之后,曹操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,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。
他缓缓地侧躺到主位的大榻之上,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松弛时刻。
然而,就在曹操的身体刚刚与榻面接触的瞬间,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。
他猛地坐起身来,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,开口问道:
“魏延那厮最近有什么动静吗?”
郭嘉见状,连忙上前一步,拱手答道:
“启禀主公,据各地魏延军的线报,除了正常的操练外,他们并无其他异常举动。
不过,襄阳和庐江二地的魏延军正在大肆招兵扩编。”
曹操听完郭嘉的禀报,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,他的脸色也变得愈发凝重。
沉默片刻后,他缓缓说道:
“魏延这是在整军备战啊!他对我们的威胁越来越大了。
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河北的战事,不能让魏延有更多的时间来扩充实力。
否则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郭嘉和荀攸对视一眼,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。
然而,要想攻下邺城又谈何容易?
这座城池坚固无比,城内兵精粮足,可谓是固若金汤......
邺城大将军府议政大厅内,气氛异常凝重。
袁尚端坐于主位之上,面色焦虑,眉头紧蹙。
他虽对兵法韬略并非特别精通,但也深知久守必失的道理。
如今,邺城四面被围,城外的各路敌军加起来是城内守军的数倍之多。
若不能迅速想出破敌之法,自己恐怕迟早会沦为曹操的阶下囚。
早在一个月前,袁尚便已向幽、并二州下达了紧急军令,命令各地守军即刻前来邺城支援。
然而,时光荏苒,时间过去那么久了,援军却始终未见踪影。
这让袁尚心中愈发不安,究竟是发生了何种变故呢?
正当他在脑海中苦苦思索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时,审配匆匆忙忙地闯入了府内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