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> 第480章 意外

第480章 意外(2/2)

目录

这时候,你就要判断出明日,你所在的这片区域,大概率是个极其适合行军的阴天,且附近区域,有可能会下一场暴雨。

此刻,郅都便从大河冰面上的浓雾,以及天空中的云层,判断出未来一天一夜的天气——白昼浓雾,夜半降雪。

而如此明显,且对军队行军作战产生重大影响的恶劣天气,无疑会将一支军队原本的战略预案,给破坏的乱七八糟。

好比此刻,郅都所率领的三万五千先锋大军。

按照原计划,这三万五千先锋,是要在今日拂晓抵达此地,而后休整至太阳落山之后。

等到了今晚,大军再度开拔,趁夜涉冰渡河,并在抵达河对岸后,沿河畔向东潜行,争取在明日天亮前,抵达高阙以西不超过三、五里的位置。

而明天,便是长安朝堂在战前庙算中,预定的高阙之战开启日。

抵达高阙附近后,明日白天,郅都所部仍旧是休整。

仍旧是要等到夜幕降临,先锋大军才会再次出发,趁夜色摸向高阙。

如果一切顺利,夜半时分,先锋大军就能有数百斥候翻越高阙关墙,潜入高阙,并尽可能制造混乱,并燃起火光。

同时,郅都也会竭尽所能,在敌人发现异常之前,将尽可能多的人送上关墙,以抢占关墙上的防守位置。

等先行潜入的斥候精锐,于高阙内燃起火光,郅都送上关墙的先锋主力,便会反过来在高阙关墙上打防守。

至于河对岸,博望侯程不识所部中军主力,也会在看见火光后,第一时间率军渡河,以猛攻高阙

整个战斗预案,详细到哪一天的什么时候,郅都所部抵达哪里,采取什么举措,要注意什么风险,程不识所部又要如何机动,以什么速度、什么时间为限,抵达什么区域、起到怎样的战术作用。

当然了,计划赶不上变化,要想让这一套明显有些理想主义、异想天开的战略预案实现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但即便如此,汉家也不能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,便全然不做计划。

——计划总是要做的。

至于具体的操作过程,则大致秉承求上得中、求中得下的原则——将士们都竭尽所能的,把计划中的每一部分,都做到现有条件下的最好。

然后,再看最终能得出个什么样的结果。

便说此战,如此详尽的战略预案,若是能完成其中的一半,这份预案就算没白做。

若能完成七成,便能让这份看似异想天开的预案,成为此战,汉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因素。

而在行军作战过程中,没有人知道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什么。

尤其是在战争爆发前的准备、潜行阶段,即便是作为战场掌控着的将帅,也无法从任何蛛丝马迹,得出我方取得了部分优势的判断。

在这种时候,唯一能让将帅判断敌我双方战略处境,并对下一步做出针对性安排的,便是战争的进程,与战前准备的预案有多少匹配度。

如果以前都在按照我方的计划,正有条不紊的往下推进,那最后的结果,自然是我方的最终战略目的达成。

倘若基本在按照计划进行,期间出了些许小差错,那主将就要重点研究,判断这意外出现的差错、出入,最终是否会对战争的走向,乃至战争最终的结果,产生显著而又长远的影响。

如果会,那主将就要针对性做出弥补、挽回,争取让一切都回到正确的轨道。

又或是临机应变,根据战场局势,通过一个本不在计划内的举措,来弥补先前的意外,对战争走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。

这,显然就是名将级别的人物才能具备,且熟练掌握的天赋技能。

若情况再差一些——战役走向完全脱离了原先的计划,一切都在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,那主将就应该第一时间意识到:坏了!

战争走向不可控了!

然后,主将便要做出判断,是要做些什么让战争走向回到正轨、回到原先的计划,还是直接放弃这场战役,以脱离战场作为先决条件,来制定下一步的行军作战计划。

有且仅有极少部分名将级别的高人,才会在这种情况下,选择将错就错,直接将原先的计划完全抛在脑后,一切都走一步看一步。

却也不完全是他们艺高人胆大。

而是对寻常将帅而言,已经濒临失控的局面,对于这些历史级别的大牛,很可能仍旧是一切仍在掌握之中的程度。

明白了这些,就不难理解眼下,郅都所率领的先锋大军,面临着怎样的困境。

——天气的变化,对汉军原先的战前预案,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!

因为在战前,长安朝堂在战斗预案中,着重强调了关于天气变化的两大理想条件。

其一:白昼,最好没有雾。

其二:夜晚,最好没有风雪。

后者自然是很好理解。

夜晚,是汉军将士——尤其是郅都所部先锋大军,披星戴月趁夜赶路的时间。

趁夜行军,本身就不能点亮光源——甚至最好是连月光都没有,以免先锋将士暴露行踪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倘若本就刺骨冰寒天气,再多加上一层名为‘暴风雪’的负面因素,那先锋大军无论是前进难度、行军速度,都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。

从博望西营出发,到此刻抵达大河南岸渡点,郅都麾下的三万五千先锋卒,已经有上千人掉队。

多半是扛不住这凛冬酷寒,被集中留在了某片区域休整,美其名曰:休整好了就追上大部队。

但所有人都知道,此战,这些掉队的人,已经退出了作战序列。

而接下来,大军即将涉冰而过的冰封河面,气温是比岸边还要更冷的。

且在涉冰渡河途中,如果再有人掉队,郅都也不可能在抽出时间,让大军停止前进,好安排这些掉队的人集中扎营修养。

——今晚,先锋大军再度开拔之后,每一个掉队的人,都可以被郅都直接记录为:战前阵亡!

至于等过了大河,到了对岸,掉队的人非但会被完全放弃,甚至可能被要求把自己埋好,别被敌人发现尸体。

所以在战前,长安朝堂的预案会说:最理想的两种天气情况之一,是黑夜无风雪。

至于另外一项:白昼无浓雾,则有点类似此地无银三百两般的战略欺骗。

原因很简单:在高阙的匈奴守军眼中,无论是河对岸的博望城,还是高阙外的冰封河面,都应该是一览无余的。

因为只有这样,匈奴人的眼睛,才会帮助汉家欺骗匈奴人:一切如常~

很安全~

目录
返回顶部